学校主页
English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我院深入广东三所高校调研 共探专业建设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5-04-14 17:08  来源:    浏览

为深化外语专业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由外语学院副院长葛丽萍、翻译系主任靳亚铭、英语系主任康方、教学办副主任方喜军等一行8人组成的调研小组,于2025年4月7日至10日赴广州高校调研,先后走访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围绕外语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及学科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调研。此次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资料研讨等形式,汲取了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为202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下一步完善英语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突出国际化特色,强化语言实践能力

作为国内外语类院校的标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著称。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副院长汪谓超详细介绍了其“英语+国际商务”“英语+法律”等跨学科课程模块,以及“语言能力+行业知识+数字技能”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分享了学院在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成绩。

调研小组特别关注了其“课程群”建设经验——将传统语言课程与区域国别研究、数字人文等新兴领域结合,例如开设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数字媒体管理、国际经济法等特色课程群,并通过承接国际会议翻译、企业本地化项目打造“语言服务产学研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

调研组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暨南大学:侨校特色赋能,创新“英语+”交叉学科

在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朱红强及各系部主任、骨干教师与我院调研组就“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的改革方向展开交流。朱院长重点分享了学院在分类教学、学科创新发展、育人模式构建、“外语+”特色培养路径、校内校外双导师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并介绍了其依托侨校优势,建设《中华文化传播》等特色课程群的经验以及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传播外语人才的举措。

在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调研小组重点考察了其“英语+中华文化传播”的特色路径,对其创新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研讨。

调研组在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在华南理工大学,调研组重点考察了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的办学特色。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徐鹰介绍了国家级一流专业(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设置、国际化办学特色及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院长助理车思琪老师和各系部主任分享了学院在新时代背景下专业发展方向、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培养、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的调研中,调研组重点关注了培养具备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商务英语人才的有效路径。

调研组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外国语学院

通过此次深度调研,调研组系统梳理了三所高校英语专业建设的创新经验,获得重要启示:一是要立足办学定位打造特色方向,如广外的国际化实践、暨大的侨校文化传播、华工的工科融合模式;二是需构建动态课程体系,将语言技能培养与新技术、新领域相结合;三要深化产教协同,通过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等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这些经验为我院外语专业优化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下一步,我院将结合自身优势,在保持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探索“英语+专业”的交叉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共同探索专业发展的创新路径。”(撰稿:康方 郭平 摄影:方喜军 审校:葛丽萍 审核:黄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