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至12日,中国民族语言学会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度高层论坛在河南工业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羌学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河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7位专家围绕“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边境语言文化研究”这一主题,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同与会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开幕由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黄辉辉主持。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白艳红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河南工业大学和外语学院的基本情况。她指出,区域国别研究是外语学科的五大学科领域之一,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从区域国别的视角开展边境语言研究是外语学科新的增长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会议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举办这样的论坛恰逢其时,是语言学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周边工作要求的创新实践,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边境语言研究与区域国别学融合发展的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讲话
第一阶段的专题报告及研讨由河南工业大学沈国荣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黄成龙研究员、周少青研究员和陈国庆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东南亚南亚语言的区域性特征”“区域国别学与世界民族研究”“中缅边境地区孟高棉语言文化资源及其战略地位”的报告。接着,郭崇副教授主持了第二阶段的专题报告与研讨,中国人民大学燕海雄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王保锋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姜静助理研究员、河南大学孙文统教授分别以“东亚语言分类: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区域语言学视域下羌语双及物结构研究”“云南省边境口岸地区语言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生成语法视域下边境语言研究的进路”为题分享了边境语言的研究前沿。专家们还同与会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中国民族语言学会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成龙研究员做了闭幕总结。

专题报告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边境语言文化研究对于促进区域合作、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两个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坛的成功举办,深化了语言类型学与区域国别学的交叉研究,拓展了外语学科的发展空间。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区域国别与跨文化研究迈上新台阶。(撰稿:廖玉清 摄影:张璐 审校:沈国荣 审核:黄辉辉)

合影留念